中医世家张学婷老师: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的及从中医角度认识常见慢病

 

「专家公益课」旨在分享营养科学与健康管理领域的专家前沿经验,为学员扩充营养应用的视角。本文整理自公益直播课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咨询班主任。

 

*注:专家公益课所涉及内容观点属专家老师所有,CNC仅作课程内容搬运分享;本文不代表本公众号及作者所在机构立场。我们保持开放多元态度,邀请各类观点,激发CNCer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积极实践为目标的独立思考。

 

本期主讲大咖:张学婷老师

 

张学婷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拥有当代严格学术训练经历、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现为中医主治医师。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基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中医诊病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做出判断。

 

《慢病(代谢性疾病)知识与健康管理》主题加餐课,我们邀请到了张学婷老师开讲「中医知识与健康管理」的阶段主题。希望通过这一阶段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对中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了解引起各类代谢性疾病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及如何从中医角度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病情、体质、病因等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另外,更多张老师的中医相关系列课正在推出,关注张老师课程的CNCer不要错过主题加餐课更新!

 

本期内容为上一轮直播《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的及从中医角度认识常见慢病》主讲内容亮点节选,完整直播回放可联系班主任查看。

 

 

 01 

中医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基础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气的功能、辩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础。

 

天人合一 

 

 

中医非常强调天人合一的概念,祖先在远古时代没有衣服,没有稳定的食物,生存是一个适应自然、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人是天地的精华,受制于天地。比如秋天很多人感觉燥嗓子干,其实这就是受制于天地的一些表现,我们人之所以生病、或之所以保持健康状态,都是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我们了解这个观念后就可以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且有机会进一步理解怎么生的病及如何治疗疾病。 

 

中医的阴阳 

 

 

中医比较重要的观念是阴阳,阴阳是中医里面的总纲,即看到疾病,包括实证、虚证。阴阳是可以一分为二,再接着分的一个概念。阴阳归属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也可以叫气,阴是精的部分,阳气促进物质新陈代谢,阴精是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我们经常强调早上不要洗头发,因为如果在阳气升发时,突然给寒的东西,这个阳气升发就像小火苗刚要往上走却被浇了一盆水,阳气升发被减弱,很多人尤其是鼻炎的朋友,早上洗头发鼻塞可能马上就严重了。

 

中医治病的观念是要平衡身体的阴阳,阴阳一旦失衡就会出问题。包括现在很多人新冠之后容易长结节,其实得一场病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阳往上升,阴往下降的过程需要气在身体运动,包括呼吸,肺需要一些气往里走。如果需要长长呼吸一口才觉得这个气是够的,则有可能是气虚的表现。 

 

中医的五行 

 

中医的五行是祖先通过观察周围事物,经过归类后分成五类,木、火、土、金、水。这个顺序是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注:中医的五脏跟我们西医解剖的五脏不可完全画等号)

 

五行又对应着我们的节气。不过一年有四季,怎么多出来一个?因为夏秋中间加了一个伏天,我们把伏天单独拿出来了,伏天又叫长夏。

 

五行之节气于夏气,偏属于火,类比于夏天的燥热。秋气叫燥金,燥即感受到金属的感觉。冬季是属水的,像冬天寒的感觉。春天万物发芽,属木。长夏即是盛夏,属土行。

 

气的六个功能 

 

中医说人体的构成有气、有血,还有津液。气就是呼吸的气,它有推动的作用。

 

①推动

气的功能有推动作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用。

 

②温煦

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到秋天开始手脚冰凉,说明气不够。假设气本来要到200个单位到手的位置,现在只有100个单位,只能到胳膊肘,有的说四肢冰凉,有的只能到手腕的位置,手脚冰凉,这些关联到气的温煦功能。

 

③防御

气还有防御的功能,如果流感病毒来了,正气够就可以抵抗外邪,或没有抵抗它但经过正邪交正,把邪气赶出去,不至于说最后演变到肺炎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防御。

 

④固摄

固摄主要指对于血液、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中焦脾胃固摄不住,女性月经出现经期紊乱,经期不固定,就是因为固摄功能不好。

 

⑤气化

我们正在这说话、呼吸时,气都有气化,它是指由气的运动引起的人体内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能转化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物质。

 

⑥营养

作为物质的气,对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提供营养成分,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之辨证 

 

 

中医的辨证是靠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情。首先“望”即看状态、情绪,面色。然后去“闻”,有的人气味是不一样的,比如糖尿病后期的气味是烂苹果味。“问”就是日常我们理解的问,到底是哪不舒服?头疼的话是前额疼,里边疼,侧边疼?中医是分经络的,假如说侧边,偏头痛比较难治,三叉神经痛归为胆经,胆经是在我们身体侧边,其实最容易堵,自然站立手中指那个位置叫风市穴,去处理风市穴有可能缓解侧头痛、偏头痛。“切”即按诊和切脉,用手指或手掌触、摸、按、压,从而了解病情。

 

诊断病情中,包括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胆经即六经辨证。我们的脏、肝、心、脾、肺、肾,比如肝血虚、心火旺、肝火旺、肾阴血、肾阳血,这些都属于脏腑辨证的概念。

 

八纲辨证,分为阴阳,表里,寒热和虚实,运用八纲通过四诊所掌握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等情况。

 

还有病因辨证,外因主要指平时觉得不怕风,但今天的风刮起来太难受了,我们把它归属于风邪。内因主要指情绪类(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过惊),都会引起身体一些疾病。不内不外,比如说饮食吃得多、经常的疲倦,还有外伤,这种属于不内不外因。

 

 

 02  

中医角度理解常见慢病病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甲状腺问题等常见慢病,如何用中医视角理解其病因?

 

高血压 

 

引起高血压的主要病因:

①颈椎病变,如果颈椎出现突出、膨出,较高的血压用来满足脑部供血的需求,这种是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单纯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正常反而有可能导致头昏加重。

 

②四肢外周的供血较差,较高的血压用来满足外周供血的需求,一般舒张压高,单纯服用降压药效果较差,纵然血压正常了,头舒服了,但四肢却乏力,有的甚至手足发麻。这类病人大多痰湿、血瘀体质,血脂血粘度高,通过健脾化痰、活血通脉来治疗,外周血液供应好了,血压也就自然正常了。

 

③下焦肝肾阴虚,通常症状头疼、眩晕、视力问题、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如果是这个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镇肝平肝的同时补养下焦,才是治疗的根本。

 

高血糖 

 

 

高血糖(消渴病)是复杂病因的综合症,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的话,身体表现为阴亏。阴虚时手脚是凉的,阴虚到一定程度变成素体阴亏。另外一个内因是禀赋不足,禀赋不足包括遗传、身体素质、免疫力等。

 

外因是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津液代谢失调,形成痰湿,进而引发消渴病。饮食不洁。

 

②精神刺激,情感失调:长期精神压力大、抑郁、焦虑等情绪因素可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引发消渴病。

 

③形体肥胖,痰浊内生:脾肺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进而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引起血糖升高。

 

④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如果工作特别累,经常熬夜,损耗阴精也会对血糖造成一定影响。

 

⑤过用温燥,耗伤阴精:过于温燥同样会耗伤阴精。很多人喜欢艾灸,那建议每次艾灸前喝一点温开水,否则天天艾灸,每次时间特别长,会耗伤阴精。

 

高血脂 

 

引起高血脂的原因:

①饮食偏差,脾胃失调:如果饮食无度,酗酒过量,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混入血中,加上喜欢吃肥腻甘甜,过多的脂膏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于血中,而成脂浊不变。

 

②情志内伤,肝胆不利:情绪得不到舒缓,气机郁滞,肝胆不利,影响膏脂的输布转化、排泄,使血脂升高发为脂浊症。日常保持良好的情绪,首先爱自己,把自己照顾好,如果出现情绪不太对,需要积极干预。

 

中医的阴阳 

 

高尿酸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尿酸生成变多和尿酸排泄障碍。一般诱发因素有劳累、关节损伤、饮食不节、手术、感染。

 

高尿酸病因:主要病机是湿浊瘀滞内阻

 

关于病因中医也总结出三个比较经典的字:

①「懒」:尤其是办公室一族,运动少,不怎么出汗,排泄自然下降。

 

②「馋」:如果本事是寒性体质,其实是不太适合吃海鲜的。另外动物内脏、虾皮嘌呤比较高的食物要少吃。

 

③「寒」:比如通过舌诊判断是不是湿多、痰多、寒多,如果是阳气不足的体质,那身体本身寒痰湿要比正常人多一些,像冰激凌、冰可乐、冰西瓜,这些阴冷的东西要少吃。寒性体质的人对空调的冷风也比较敏感。

 

甲状腺问题 

 

 

出现甲状腺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情志。情绪得不到发泄,或情绪一直在发泄,自己做不到平和。长期发展下去,主要累及的脏腑是肝、肾(肝瘀气滞);主要累及经络包括任脉、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甲状腺问题的病因:

①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疾病可能由于疾病、药物、饮食、压力和遗传等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②自身免疫:许多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结节或甲状腺毒症可能与身体的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③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或摄入不足可能使甲状腺不能正常工作。

 

 

更多精彩内容:

• 中医视角下常见慢病辨证分型

• 中医视角下常见慢病治疗方法

• 其它慢病管理建议

 

 

想了解更多/查看回放?

公众号后台回复“3

即可联系班主任咨询详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