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er采访丨营养+运动,带我走上更广泛的执业之路
吃和练,都是营养的一部分,是每个人处理好自我与身体关系之必需。
近期我们邀请到了数位CNCer,他们都有着良好的运动基础,在自己所处的运动领域内积累了深厚造诣,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进修营养。不仅从运动+营养开始、向更全面的“全人健康”进发,他们在自己的服务实践中也生长出了更多维的能力。
作为运动专业人士,如何看待「营养+运动」?推动吃动平衡相关理念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可以做什么?执业过程中最需要具备的特质是什么?
本期,我们来了解一下乐乐的故事。
发展可以是从旧圈子融入新圈子,
找到自己节奏的关键在于保持平衡。

Q:您在大健康行业的“以考代学”之旅,可以同我们分享一下吗?
我的健康之旅其实开始于龙舟。我大学时是校龙舟队的成员,那时对健身有了初步认识。后来因为升学和工作双重压力,我开始频繁熬夜并长期焦虑。结果健康亮了红灯——半年内两次因脑膜炎住院急救。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健康才是生活的本钱。当身边大部分人都在疯狂内卷、牺牲健康的时候,我停下思考并选择另一个方向。
身体恢复后,我决定系统地学习运动知识,考取了ACE教练证书。起初以为科学运动就够了,但很快发现运动虽然重要,但单靠它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既想提升运动表现,又希望维持年轻活力,这些都需要营养的支持。于是我最开始报考了中国营养学会的公共营养师课程。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又在小红书了解到了CNC营养管理师,它更侧重将营养与运动结合;除了是学习营养的平台,CNCer成长星球还是一个活跃的社群,既能学知识,也能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成长。我报名时正在计划职业过渡期,希望通过这种系统学习,把营养管理领域、运动+营养打通,提升专业深度和应用能力。
半年内,我顺利拿下了两个营养师证书,逐步开启了“营养师+教练”的生涯。

Q:您怎么理解自己所学的运动认证与营养之间的联系?
运动与营养密不可分,就像双翼缺一不可。我所学的运动认证强调如何提高身体表现,而营养则是确保机体运行平稳的原料。运动的输出依赖于营养的输入,两者结合才能让人保持健康活力。目前市场上的品牌和机构大多将运动和营养割裂开来,没有太多能综合这两者的健康管理公司或工作室。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桥梁,把科学的运动与营养知识及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种“生活化运动+营养健康管理”的服务体系,为更多人提供可操作、适合日常的健康管理方案。未来希望帮助更多在身材或健康方面遇到困扰的朋友找到快乐和希望,同时也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品牌活动和教育课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闭环。

参与CNC全民营养周公益科普活动的我
Q:在打造「营养+运动」服务体系的执业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困局?是如何破局的?
在早期做减脂营招募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在获客上。
我的朋友圈有运动习惯的人居多,少部分没有运动习惯的朋友也因客观原因无法在「营养+运动」上投入时间与精力。这导致我从私域几乎没有办法招募到合适的人员。
在邀请十余位好友陪我跑完并熟悉流程后,我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到内容输出和个人IP打造上。我坚信内容的力量,所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持续输出健康知识和运动技巧。虽然短期内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觉得做内容就像健身和马拉松一样,是个积累的过程,不断探索方法加上时间和耐心是最好的回报。
回头看,这段坚持确实有了些许收获。我不断生产内容的同时,积极关注合适的机会来推动新的合作——有的是我参加了品牌招募计划被负责人关注、又或是更多运动品牌主动或经介绍找上门合作。在接洽的过程中,我曾经生产的内容成为了证明自己专业性的一大坚实后盾。

这让我意识到,只要专业内容足够扎实,长久的积累终会转化为更多机会,这同样激励我继续坚持下去。我相信,内容输出不仅可以帮助我维持与受众的联系,也会让我在行业中慢慢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不断积累的内容与能力+找寻机会被更多人看到=合作的可能。
在这一过程中,CNC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强调营养和运动相结合,正好将我病愈后模糊的概念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CNC也强调个人IP的打造——“营养+运动”的健康管理模式,以及提前布局“个体时代”的前瞻性,既能帮助大家在体能和健康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相信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这种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会越来越普及,未来也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和实践。这里我还是要感谢CNC和一路支持我的朋友们,未来我会继续在内容和实践中深耕,和大家一起见证健康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Q:在CNC里您有什么新的发现或体会吗?会建议什么人来学呢?
CNC最大的亮点是它强调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这在其他营养师认证中并不多见。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健康领域的知识不断迭代,需要紧跟行业前沿。而CNC不仅关注专业性,还用大家能听懂的语言传播——就像既是科学家又是产品经理。这个能力让我在品牌活动和营养讲座中能快速把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并分享给更多人。
另外,CNCer成长星球的多样性是让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来自不同地域、职业背景的同学们交流起来非常有趣,像是参加了一场“健康跨界嘉年华”。大家在社群里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应对未来可能面对的挑战。而且CNC的课程更新紧贴市场热点,在实际活动中提供了专业且及时的指导,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
我觉得CNC特别适合热爱运动并愿意探索营养领域的朋友。学CNC完全可以灵活安排时间,不需要脱产学习,对于想要提升健康认知的成年人而言非常友好。我会建议把学习融入生活,同时尽快把知识用到实践中,这样效果最好。
Q:在CNC您有学到对您来说有助力的运动知识吗?您目前的服务实践里是怎么运用CNC所学呢?
我在CNC系统地学习了如何通过运动和营养的协同作用提升运动表现和健康水平,比如能量系统的运用、运动前后的补给策略、以及不同运动形式下营养需求的差异。
在实际服务中,我经常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带领跑团和品牌活动中。比如我会根据不同水平跑者的训练强度和赛程规划,给出推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量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补充。我还结合CNC学到的恢复策略,设计了简单的“跑后恢复小贴士”,推荐给跑友们在跑步后快速恢复状态。

在为天津马拉松赛前预热的两场公益讲座活动中,我还分享了跑者如何利用赛前1个月通过训练和营养调整状态;马拉松比赛中如何补给,以避免肌肉过早疲劳或抽筋等。这种“运动+营养”的结合,有助跑者发挥训练效果,还让他们对科学运动和营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现场的其他观众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科普作用。


天津卫视体育频道“足够精彩”节目画面截图。
在CNC老师推荐下,我作为特邀嘉宾讲师于活动现场发表演讲,并接受了电视台采访。
Q:您觉得在大健康从业之路上,足以支撑起自己执业的特质是什么?会基于此给到大家什么建议?
学会独处,但不与外界脱节。
我从0开始学营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破圈”的过程。自己非营养学和医学专业出身,身边不管是专业背景、工作还是家庭环境都与我目前投入精力的领域关系不大。当原有圈子比较固定,信息偏向单一,而且自己已经注意到一些共性问题时,可能自己努力“破圈”就比“服从”跟“合群”要更有价值。
“破圈”,对我而言不仅意味着要保持学习状态,还要把新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大健康领域需要不断学习,打破原有固化的圈子和信息茧房,CNC的学习就是一段典型的不断探索和成长的旅程。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融入这个圈子,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同样在营养路上不断努力的伙伴而言,都会对个人与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节奏,既要有独自前行的勇气,也要享受与伙伴们并肩作战的快乐,平衡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记得开心,不要让自己陷入过度焦虑。科学健康管理不仅仅是指标的提升,更是心态的平衡与生活的享受。

过度内卷,既有可能忽视身体与心理健康,也有可能导致视野愈发变窄、认知陷入局限——哪怕是在运动领域中出现了过度内卷,也有可能带来忽视营养、运动过量/不适当而造成对身体的多重折磨等负面影响。
怎样避免内卷带来的负面影响?乐乐的故事给我们一个答案,倾听自己的身体和内心深处的需求,专注健康≠新一种形式的“内卷”,破局、破圈的关键皆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与实践。正如乐乐所言,没有固定的结论,只有不断完善的方法论和不断提升的思维与能力。
CNCer成长星球社群的生长离不开每一位CNCer的参与和彼此支持。想与更多CNCer互相交流经验见解吗?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共创!
想了解更多?
公众号后台回复“3”
即可联系老师咨询详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