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er采访丨35岁之后,我“去了油腻”,还想转型做更多
不同于女性,男性的求职难问题集中体现在35岁上下,它是一次迸发式的危机。女性更多时候面临的是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事业会遭受成家与生育的影响;而男性在35岁之后面临的更多是机会的大量丧失,认知与目标感需要在挑战中不断重塑。
处于「而立」到「不惑」的过渡期,蒸蒸日上与断崖风险并存。面对这样的挑战,觉察自己所处的位置与所拥有的资源、理清接下来的人生规划,尽己所能逐渐转型,去预演做好一个中年人——这也许是时代的必然,又或是一场盛大的、已知的不确定性。
今天分享王可达的故事,他不断拓宽自己的执业路径,决定转向更具扩展性的独立工作室中去。

Q:之前了解到您原本的职业跟营养的关系不大,想了解您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营养/大健康之路的呢?
这可能要追溯到10年前,那个时候我的体重220斤比较胖,身体问题也比较多比如三高,各种条件驱使我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身体。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热心的大哥带我入门了健身。
“王哥,怎么你的肚子都流出来了?”
即便早就入门健身,但已经断断续续练了一年的我听到了这句话,还是感到了挺大的冲击。尽管想要减肥的心早已在那,但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想要立即行动、马上改变的心又一次冲上了顶峰。

婚纱照上的我
我的锻炼更狠了,去健身房、做keep、有氧、跑步……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针灸、左旋肉碱、以前的bsy减肥茶……一些“智商税”我也都应交尽交过。
然而,2020年我的整个膝盖因为打篮球不慎造成了前交叉韧带断裂。做了重建手术之后,跑步和有氧这块就做的非常少了。
在那时我才重新认识到,鲁莽地动是不行的,经历了这么多,还是只有系统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动。我便开始自己学各种证书,从2020年到现在,我不断以考代学,从健身教练证书到健康管理师、从公共营养师到注册营养师,直到刚刚考过的CNC,一步步学过来了,还会继续学、继续实践和发展。
减肥的动力也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形象和健康。我的孩子现在9岁了,我不想让小孩觉得自己是个胖子,家庭也是我决定改变的一大动力。现在小孩偶尔也会跟我去健身房,他看我老是去健身房,偶尔也跟着我去一两次,觉得还挺有意思挺好玩的。

考了教练证的我
Q:很开心您加入了CNC营养管理师×CNCer成长星球!在学习过程中,您有什么新的发现或体会吗?
学前几个证书的过程,基本都是在背书、学知识,上课也更多是查漏补缺,不过这对考下证书而言是高效的。我自己学RD的时候甚至没报任何机构,在pxx上20块钱买了题库,在家闭门造车、闷着看书给看过了。
但知识不用容易忘。在了解各种证书的时候偶然刷到了CNC,觉得它好像不太一样,不只是拿证,而是强调后续的实践和发展,而且它不只关注营养,也非常强调运动,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进来就渐渐看CNC的各种课,会有种把原先学的各种知识拎起来不断刷新加深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我对考证学习的认知。
我觉得别的证书和CNC的关系就像是点和面的关系。别的证书里学知识点、查漏补缺,更像是“点”,让我学习到一些原理;而CNC更像是“面”,提出了知识点后进一步发散、直至讨论它的实践落地。
CNC的老师把知识讲得易懂,也很会将知识点进一步发散,让我认识到“营养师原来是可以这样来应用的”;再加上CNC有很多牛人很强,平常也会分享很多论文观点,让我觉得很专业。学证书的过程中我加了不少社群,但很少有像CNC这样的社群有学习氛围,每天都有题目、同学平日也会不断问问题,挺涨知识的。
我最开始是门外汉小白类型,也没有相关的行业基础,说实话即便拿到了各种证书,可以实践发展的空间也并不多,知识也很难被活学活用。想往大健康行业发展,需要有更多外力支持与持续性的学习,而且健康和营养学的知识不断在更新,也需要有可以持续更新的机构和团体来支撑,CNC是满足我当下需求的一大存在。
学CNC一段时间后,觉得在逐渐形成综合思维体系,同时有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也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边界,有了更多新尝试,我的信心也慢慢增多了。年初我还参加了CNC的减脂营计划,对我而言的收获还是不少的。
Q:您目前做了哪些新的实践呢?
一是减脂营,在学减脂营计划2.0的过程中,海报、思维导图这些我之前都没做过,但借此机会我开始尝试去做去用,做出了自己的海报发朋友圈推广。
不过我的减脂营“流产”了。
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考虑:如果要接客户,我首先也要把自己“搞一搞”,达成我自己的减脂目标、积攒资料与科学经验后开减脂营对我来说才是OK的。然后过去的几个月我基本在专注减脂,也在其中深刻体会到了减脂与减重的区别——
我所去过的一些健身房里,练出腹肌的人是不多的。是什么阻碍了腹肌的出现?常见的办法更多是制造热量缺口,它可以帮助减重,但这对于减脂而言是不够的。盲目地少吃多练,可能带来的是皮质醇高、状态也一般,这种方式下减重也会让肌肉变小,说明只靠这一方法是不利于减脂的。这对我而言也是认知的一次突破,要直面这一挑战找到新的方法。
这一过程中CNC的课一直在陪伴我。有一次课上提到了生酮,我脑子里就闪过了“生酮通过脂肪来代谢”的原理,那我要减的不就是脂肪吗?能不能培养身体代谢脂肪这样一个方式来消耗我自己的体脂?然后我就去上网找类似的资料了,直到找到了碳循环的方法。这是又一次打通我的知识树的瞬间,我之前听说过碳循环但没有关注,这次受到启发后我决定在自己身上不断调整不断尝试,把这种方式用起来。
两个月内,腰围下降得飞快,我成功了。

虽然我这次没跟上其他同学的步调开成减脂营,但一位健身房搭子来找我了。
“我看你在健身房好久了,别人都没练大,你是我看着肉眼可见的速度腹肌就出来了,我觉得你肯定有招,所以我想找你给我也调整一下。”
于是我便有了第一个客户。
说实话,以前我比较内向,不太会跟人沟通,之前也没有接过客户,信心不太足。但这个阶段听了不少CNC的服务相关的课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有这么多跟客户做沟通的方向和服务维度,于是渐渐地我就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去试着做服务的,所以在这位健身房搭子来找我的时候我没有回绝。是CNC给了我接客户的信心。
从第一位客户到现在,短短几个月过去,我接到了3位1v1客户,来找我定制营养和运动方案。
尽管我的实力让我开始接客户做服务,但我还是一直在学习与查资料来支撑我的服务。巧的是,客户的一些慢病状况正好就是现在CNC最近加餐课讲的内容,就觉得很幸运。
除此以外我还开始尝试做轻食了。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吃的人,这也导致过去几个月减脂的时候特别痛苦。我是一个下定了决心就能对自己狠的人,但我对自己的方法大家不一定能接受,我也想让自己的客户可以吃得好、减得有效果;再加上目前只通过营养咨询,我很难手把手去教别人怎么放油添醋,那还不如直接做更受欢迎得健身餐和轻食成品。在CNCer社群里跟大家深入讨论了一段时间,现在开始尝试了。


给我的客户准备营养餐
Q:您做了这么多努力到现在的状态,觉得在这期间自己有什么改变吗?
一个方面是身体的改变。精力变得更加充沛、身体指标也正常了,脑雾会少一些,整个人也比较有体力、身体更轻快了。
立志健身这个决定给我的改变不止是身体上的健康,还有很多别的变化。
我周围的无效社交也逐渐减少了。之前200多斤的时候,应酬特别多,经常出去喝酒吃饭,后来慢慢健身之后就觉得好多没必要的应酬能推就推吧,越来越少出去吃喝,可能大家也觉得我不太出去了,也不叫我了。
(Q:交际少会有社交焦虑的感受吗?)没有,我觉得挺好的。可能大家以前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但后来我发现,交了这么多朋友,但可能大家的圈子不太一样,深度的高质量社交可能并不会因为交际增多而得到显著增加。于是渐渐的,我个人觉得还是回归到自己身上,关注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变化。加上疫情的时候大家都不出门吃饭,看书学习代替了喝一顿到半夜的酒,我的习惯也渐渐改变了。
社交少了对我而言也可以更方便地管控自己的身体,有时间去健身,我觉得挺好。“见人不如健身”,健身给我的感受像是注入了一种信念,除了杠铃片没有什么能压倒我。心情好的时候去健身,会觉得挺放松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去健身,会觉得挺发泄的。现在我一周五天雷打不动去健身,要不然会很难受哈哈。
Q:近三年,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想法大概是什么呢?
未来我应该会正式转到大健康行业里来,可能会考虑做轻食/减脂餐、营养运动咨询或者当教练这几个方向。30多的岁数,往后如果还能在职业上有所选择的话,我希望能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儿。
这段时间我有个感受,自己独立出来要做某件事情,要考虑的点跟上班不太一样。上班的话只是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然后去完成分内的工作就ok了。但未来我更愿意去做一些我自己更主动、自发的服务类尝试,比如拓展客户、打磨服务方案和整个工作流程,这些就需要我们自己慢慢摸索慢慢做出来了。
还好有CNC的Plus计划可以不断学习,让我在探索路上逐渐明晰自己的方向。最近Plus计划的1V1执业陪跑课和独立工作室相关的课程要开始上了,会想进一步参加,多学习一些系统专业的服务系统。

在CNCer社群内和大家详细讨论
至少我要先开始,然后再慢慢去打磨。
2019年的时候,我的目标倾向于先把自己搞定,各种学各种“搞”之后,现在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是时候去服务一下别人了,也就尝试踏出这一步吧!我也希望做服务的人能够越来越多,服务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对于职场人而言,工作内的事情做得再好,其实更多只是为这个职位负责。就拿我现在在的地产行业HR这类工作来说,特别是到了中年的时候,一旦失业想要再找工作,你会发现它的年龄要求基本都是35岁以下,我如果再去找工作,很多人会说我的年龄已经超了。
好多时候不是说不想找工作或者不想上班了,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了。
最近有一部电影《逆行人生》,我看了之后很感慨。徐峥演的那个人,既是高材生也能自己编程序,但40岁忽然发现自己失业了,突然间就会被“抛弃”,原来做的行业没有机会再进去,只能去跑外卖。
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向,然后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千万不要丢了自己会飞的那双“翅膀”;活在当下,同时要着眼未来。年轻时的试错成本低,到了现在,既有房贷也有孩子,要照顾好家庭,“翅膀”早已不再轻盈,很难真正坦然地面对生活。这是我这个年龄段大家面临的现实。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是真正为了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我希望通过营养健身这些方面来打造出我的一份事业,事业跟职场是两回事。现阶段对我而言已经渐渐不依赖薪水,而是靠事业找到更多可能性。

无论是方式上的从职场转向独立执业、还是重心上的从工作转向家庭事务的长期打理与操持、又或是状态上的从卷生卷死到更专注于个人可持续成长,这些都是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同等重要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每个无愧于心的新选择,都是新的「事业」。
当然可以接受职场上对35岁的限制让大家普遍感到自己“步入中年”,但不妨试试将35岁还给人生本来的长度——正值壮年,既放下了年轻烈焰的气盛,又积攒了能力经验,是愈发多的挑战、也是更多认知突破提升的可能性所在。哪怕是最朴素的能动尝试,也会在这一阶段至少帮助自己褪去油腻,真正有用的智慧在此生发。
CNCer成长星球社群的生长离不开每一位CNCer的参与和彼此支持。想与更多CNCer互相交流经验见解吗?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共创!
想了解更多?
公众号后台回复“3”
即可联系老师咨询详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