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十《行为改变与情绪饮食专题》
01 模块内容简介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智与行为的学科。在人类行为中,饮食行为是特别重要的一种。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充分体现了饮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饭菜为什么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情绪对饮食行为有什么影响?幼儿吃饭为什么喜欢直接上手?为什么制定了饮食计划却总是无法坚持?诸如此类的问题,与饮食相关,背后也藏着很多心理学的原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发现食物不足等客观原因之后,“食物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大部分原因与人的心理在排除进食环境、活动有密切关系。
要想处理这些难题,营养管理师们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内外动机、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心理学基础知识,从而帮助客户在执行各种计划时,始终怀有自信,拥有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充分发挥客户其自身强项,为客户搭建行动力的引擎。
作为营养管理师,我们并不是要学会如何完全切断客户心理情绪与食物选择之间的联系,更不是让他们永远不会因为任何渴望愉悦或想被抚慰而进食。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客户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模式,减少焦虑、痛苦和身心的挣扎,增加食物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感,构建与食物之间健康平衡的关系。
在本模块中,我们将学习服务对象的“行为改变”是如何通过营养教育和咨询行为来开启和推进;并初步了解“行为改变”相关的心理学模型,及不同改变状态下的客户应该如何干预处理,为给客户失衡的情绪饮食行为提供引导与协助。
作为营养管理师,在给予客户专业咨询与行动建议时,同时也要帮助客户建设其实现持久健康改变所需的心理资源,如正念、自我觉察、积极心态、乐观、自我效能和灵活性,并激发客户为自己健康与人生负责任,从而让客户产生全新内在动力。
02 模块学习目标
-
了解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内在外在动机。
-
了解影响改变力的因素。
-
了解不同咨询策略的概念和技巧应用。
-
熟悉对于不同意向阶段的服务咨询细节
-
了解情绪与饮食之间的关系。
-
了解什么是情绪性进食。
-
了解情绪性进食和暴食之间的关系。
-
熟悉解决情绪性进食的方法论。
03 模块思维导图